2009年9月20日 星期日

為什麼邀請「多背一公斤」來台灣?

撰文者:張瓊齡 台灣國際志工協會副理事長

多背一公斤的故事
是中國最具品牌的公益旅遊組織,成立於2004年,發起人余志海先生(綽號:安豬)原本任職於IT相關產業,閒暇時熱愛背包旅行前往中國各個偏遠地區,因而興起在從事背包旅行時,在行囊多背一公斤的物資,提供旅途中有緣相遇的學校運用,回來後並透過網路交流相關訊息,除了鼓勵更多背包客加入多背一公斤行列,也確保物資不至於重複或氾濫贈送。

2006年秋天,余先生得到友人支持,辭去原有工作,專職投入多背一公斤的社會企業創業工作,並於2007年任用了第一位專職人員。在2008年五月的四川地震,多背一公斤的志願者,發揮了平日建置學校資料的長才,快速通報受災學校訊息,並透過網民投票,取得大眾捐款,以半年時間建置了五十所板房圖書室,第一時間撫慰了人心。

我其實是想透過引進「多背一公斤」的來台,持續刺激與滾動一下,我認為台灣還不錯,但是還不夠成氣候,躍上國際的公益團體。

這次很明顯是以社區大學的圈子居多,往後,如果年年辦,訂定不同的主題,就會再有其他類別的公益團體加入。

台灣不能再「故步自封」或「顧影自憐」
2006年夏天,我隨著政治大學第三部門中心的參訪團,到中國北京、上海、廣州,拜訪跟公益團體相關的單位與組織,那次的經驗,令我大受刺激。也真心覺得台灣的公益團體不能再「故步自封」或是「顧影自憐」,還是,自以為還比中國進步二十年以上了。

沒這回事的!

人家都是跟國際組織在交培,不論是資金或know how,都是國際級的。

當然,這幾年下來,隨著我跟中國的民間團體有多一點的互動之後,雖然覺得台灣還是有自己的強項,但即使是已經很大的公益團體,都沒有幾個有像樣的英文網站,只要人家在網路上查不到,對於國際人士來說,這個組織就是「不存在」。(或許現在透過google translator的對譯,可能好一些)

第一個參與多背一公斤的台灣人
經過幾年的互動,也在2007年五一黃金週參與了他們在廣西的公益旅遊活動,作為第一個參與多背一公斤活動的台灣人,我確信 多背一公斤的發起人:安豬(余志海先生),是可以信賴的人,他要發展的,跟我想做的,(用簡單的參與方式,擴大一般社會大眾對公益的參與面與總人數)基本上是吻合的。

本次活動之規劃在八八水災發生之前,原本規劃的分享重點之一,就是會放在去年他們如何在災後一週內,進駐川震災區,並利用震後半年的時間,在災區建置了五十個板房圖書室。

這裡頭會包括資金的來源取得,以及除了協助災區緊急期的安頓工作之外, 多背一公斤的組織本身,是否也因為參與這項工作,而有所成長。

我從多背一公斤案例看到的是,他們運用組織本身原本的專長與特色,巧妙地在災區發揮了支持的功能,同時也藉此讓自己的組織更加壯大,讓組織朝原本希望趨近的目標(譬如:擴大服務學校的數量)更加靠近,並沒有因為支援災區,讓組織做了與原本宗旨無關的工作,或者從此以後成為包山包海的組織,這是我覺得很難得的部分,也是台灣的NGO可以交流的部分

八八水災發生之後,我立刻把嘉義與高雄地區的分享主題,調整為災後重建的經驗交流,以便讓這次的公益旅遊更具有時效性。

品味台灣的內涵
目前尚未開放中國背包客來台旅遊,但我認為那是早晚的問題。我希望搶在政策之前,透過多背一公斤這個平台,帶給中國廣大的背包客一個印象:台灣不只有日月潭,阿里山,真正要品味到台灣的內涵,只有透過跟在地NGO的接觸,才會得到精髓。我希望把「公益旅遊」跟中國背包客來台旅遊,建立一個連結,這樣,越多人來台灣,對台灣才會有正向的效應,而不是成為觀光浩劫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##EasyReadMore##